激光粒度儀在藥物制劑研究的三方面應用
點擊次數:1225 發布時間:2017-11-27
藥物劑型是藥物存在和給入機體的形式。這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醫療衛生實踐和工業實踐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起著推動醫、藥科學向前發展的作用。
一、微囊方面:
微型包囊技術是當今世界發展迅速、用途廣泛而又比較成熟的一種技術。制備微膠囊的過程稱為微膠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將固體、液體或氣體包裹在一個微小的膠囊中。微囊的粒子大小,因制備工藝及用途不同而不同,理論上可以制成0.1——1000nm的微囊,微囊的制備有物理化學法、物理機械法和化學法三類。其中物理化學法中相分離工藝現已成為藥物微囊化的主要工藝之一,該工藝仍涉及一些質量問題未能作定量的研究并難于準確評價,如普遍存在的微囊粘連、聚集問題。相似的工藝得到的產品在粒徑范圍及釋放數據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其微粒的分布范圍為納米級別,是一般粒度檢測技術所無法檢測的,采用大量程激光粒度儀通過對其微囊粒度范圍的測定??蓪ιa工藝過程進行控制,監測微囊化反應敏感程度是否合適,條件的微小變化會引起明顯效果差異的情況下達到可控。
二、微球
微球(microspheres)是指藥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質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體系。藥物可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層中,形成基層型微小球狀實體的固體骨架物。其微粒大小一般在1——300μm,甚至更大。大量程激光粒度儀能夠獲得粒度分布上限zui大780微米的粒度分布曲線。與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相配合可以全面了解制劑的分布范圍和形貌特征。對于微球體系的質量控制意義巨大。
三、粉霧劑(powderinhalation)
粉霧劑是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藥物,經特殊的給藥裝置給藥后以干粉形式進入呼吸道,發揮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種給藥系統,具有靶向、、*、毒副作用小等特點。根據給用藥部位的不同,可分為經鼻用粉霧劑和經口腔用(肺吸入)粉霧劑。不同的給藥部位對微粒大小的要求不同,如肺吸入粉霧劑要求主藥粒徑應小于5μm,而鼻用粉霧劑粒徑則應為30——150μm。粉霧劑的質量研究是粒子質量檢查。大量程激光粒度儀應用于粉劑的測試,由于其對粉劑采用干燥后的壓縮空氣紊流分散技術,尤其適合遇水起反應的粉劑測試。